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不知而作,是凭空杜撰,是孔子所厌恶的。孔子以多闻多见而择善从之,虽不及上知(zhì)(生而知之)之能创作,亦可算是次于上知的人。孔子的智慧很高,但行事谨慎,尤于创作一事,绝不妄作,自称“知之次”,是自谦之语,这种稳健谦虚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六)
子曰:“莫我知①也夫②!”子贡曰:“何为③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④;下学而上达⑤。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第一四·三七)
章旨
孔子慨叹世人不了解他,因而告诉子贡,他是个不怨不尤、下学上达的人。
注释
① 莫我知即“莫知我”,言无人能真切了解我。莫,没有人,否定代词。
② 也夫置于句末的语气助词。夫,音fú,此处表感叹语气。
③ 何为犹“何谓”,相当于“怎么说”、“为什么说”。
④ 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也不责怪他人。怨,埋怨。尤,责怪。
⑤ 下学而上达下学人事,上达天理。
析论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说这段话时已七十一岁了,他从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到六十八岁时再回到鲁国教书课徒。他周游列国的用意在宣扬自己的学说主张,希望有国君能够用他,使他一展抱负,促进天下大同。但是各国国君以征伐为尚,都以孔子王道学说难见急效而未加重用。现在孔子七十二岁了(孔子七十三岁卒),天下依然混乱,他的学说依然不被采用,所以就发出了“莫我知”及“知我其天”的感慨。
孔子下学人事,人事有否(pǐ)有泰,孔子能安然处之,所以不尤人;孔子又上达天理,唯天理表现在人事上,有穷有通,孔子也能洞察它们,所以不怨天。有了这种豁达开朗的胸襟,纵然没有人了解自己,对于自己又有何损?孔子之所以发出“莫我知”之叹,乃慨叹“莫我知”而“莫我用”,因为“莫我用”,所以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无法实现了,只好说“知我者,其天乎”啦!
问题与讨论
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生活有什么乐趣呢?
2。 “待贾而沽”和“待价而沽”有什么不同,孔子为什么要待贾而沽?
3。 读了孔子自述诸章,你认为孔子是怎么样的人?
四、时人评孔子
以下三章记载隐者和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论。隐者离群索居,不问世事,对积极入世、充满忧世之心的孔子,不了解者居多,因此,赞赏惋惜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弟子对孔子的观感,则因来自切身深刻的体会,对孔子充满崇仰、爱戴之情。从这两种不同的反应,我们一方面看到圣人之道弘大,故不易为世人知晓的现象,另一方面借正、反两面的评述,更加彰显孔子之为人。
(一)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②曰:“奚自③?”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第一四·四一)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论语卷·论人(13)
章旨
记隐者晨门之言,道出孔子积极救世的精神。
注释
① 石门鲁城外门。
② 晨门职司早晚启闭城门的人,此处盖贤人隐于守城门者也。
③ 奚自从何而来?奚,何。
析论
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传道济世的抱负和使命感,在当时有人肯定他、赞扬他,但也有人揶揄他、讽刺他,他曾经一度在鲁国为官,但不久便辞去,晚年为了寻找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国君,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大漠苍狼Ⅱ:绝密飞行 算·周易 与可能世界 强势相公乖夫郎 七宗爱 再婚书 让我们做最好的母亲 血龙错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鸾凤楼 青春的葬礼 岛7·瑞雷克 孝心不能等待 (综英美剧同人) [综英美]斯塔克公寓 过后不候 墨裔 GM、BOSS 和 BUG 左手边有你 你们能不能自重一点 中央警卫 破解百年石油大战迷局:石油阴谋
...
我是空间的旅人,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亦是冒险家。另外,我真的很凶,超凶(看封面)!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有自己的观点设定,不喜勿扰!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并不全合理,因为没有实际基础,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
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衣服来判断,李姐姐胖了两斤,王姐姐瘦了点,还有,能不能别让马姐姐穿那么性感的衣服,我洗衣服压力很大的。杨辰需要每天像老鸨这样汇报着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要严守自己的贞操。杨辰,今天晚上来侍寝!让姐姐亲一个!记住,别躲,今晚,你是我的。...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一个本来庸才的学生,在一次奇遇后,居然成为傲世天才,他发现自己的身世居然是而后面还有天大的阴谋...
我做梦都没想到老公出轨的对象是个男人这社会给小三的爱足够宽容,为什么不给我的恨一条出路。关键词丈夫的秘密最新章节丈夫的秘密小说丈夫的秘密全文阅读...